日薪600元却招工困难?广州纺织业招聘会上呈现“老板排队待挑选”现象
一位满脸焦虑的制衣厂老板无奈倾诉:“新年刚到,我们就接到了二十万件订单,可厂里十五台机器中,有七台只能闲置着,这可把我急得每晚都睡不着觉。”
近年来,国潮服饰市场持续升温,热度居高不下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在 2200 亿元以上,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500 亿元大关。这一蓬勃发展的趋势,直接促使众多广东纺织企业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。像广州今朝服饰等企业,其订单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50%。
随着国潮服饰的走红,不仅订单数量急剧增加,对工人技能的要求也显著提升。如今的国潮服饰,大量融入盘扣、立领、刺绣等传统元素,工艺复杂程度远超以往。这使得具备手工技艺的工人变得格外抢手,熟练的车位工、裁床工更是供不应求,劳动力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。
在劳动力供需失衡的当下,工人的议价能力大幅提高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按计件制结算的高薪短期工作,如今日薪 500 - 600 元已成为他们求职的 “最低标准”。而且,他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权,能够同时与十多家工厂进行洽谈,从中挑选出待遇最优的雇主。
在招聘会现场,不少工人明确表示,在工作选择上,他们如今更加看重自身健康,“健康比金钱更重要” 的观念深入人心,因此坚决拒绝日均工作时长超过 15 小时的高强度工作。
面对日益严峻的用工压力,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一方面,用工成本持续攀升,普通工人薪资同比上涨 15%,技术岗位的涨幅更是超过 25%,但即便如此,企业仍然难以招聘到足够的熟练工人。
另一方面,尽管部分企业已经积极引入智能裁床、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先进设备和技术,加速自动化转型进程,但大量中小作坊受限于资金、技术等因素,依旧依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,在这场用工危机中苦苦挣扎。
与此同时,新一代劳动者的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。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度和环境的舒适度,对传统 “流水线式” 的高强度劳动极为排斥。临时工模式因而盛行起来,工人能够更加灵活地转换雇主,追求 “旺季赚高薪、淡季能休息” 的工作与生活平衡。
为了缓解用工压力,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。广州悄悄然服饰等企业加大了在自动化设备方面的投入,尝试利用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取代部分缝纫工序。此外,“海纳职通”“康鹭制衣” 等小程序的出现,标志着零工经济平台在纺织行业的崛起。这些平台实现了岗位的精准匹配,工人可以在线查看样衣、与雇主商谈薪资,大大降低了求职成本,提高了招聘效率。
对此,相关专家指出,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用工问题,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矛盾,需要多方共同协作解决。企业不能再一味依赖廉价劳动力,而是要加快技术升级步伐,同时注重优化员工福利,例如合理减少工作时长、改善员工住宿条件等,以此增强企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。从政策层面来看,应加强职业培训,推动 “湖北村” 等传统产业带向设计、品牌等高端环节延伸,提升产业附加值,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题。
这场招聘会中 “老板追逐工人” 的现象,深刻反映出传统制造业在国潮浪潮下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。如何在短期订单压力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之间找到平衡,无疑将成为行业突破当前困境的关键所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三牛号作者或机构在本站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,三牛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